说教育家吴宓(五)】吴宓:古貌古心

 

本报(陕西日报)记者 李向红文/图

 

泾阳位于泾河之北,水之北为阳。 这个充满阳光的地方,已经有2000余年的设县史。

1894年8月20日凌晨,一声婴孩的啼哭,打破了嵯峨山下泾阳县安吴堡村的宁静。这个降生在吴家西院的男婴,给吴姓人家带来了莫大的喜悦。

这个男婴很幸运,他出生的时候正好是吴家产业遍布全国的鼎盛时期。

谁能想到,当年降生在吴家院落里的这个男婴,后来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一代国学大师、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吴宓。吴宓受关学熏陶,与于右任、张季鸾同为“关学余脉”。

1 幼承庭训融汇东西

清朝末年,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吴氏家族中的安吴商妇周莹,继承并发展了家族的经商事业,缔造出辐射全国的庞大商业帝国,在陕西商帮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00多年后,一部名为《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电视剧,炒热了泾阳。现在,泾阳吴家已是蜚声海内外。而创办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吴宓,正是当时的女首富周莹的堂侄。

5月12日,记者来到了安吴堡村。生长在安吴镇上的学者姚德强一边走,一边向记者讲述着关于吴宓的故事。

姚德强说:“从小天资聪颖的吴宓幼承庭训,凭借着深厚的家学根基,12岁时就考入了宏道学堂。于右任、张季鸾等在民国时期名重一时的陕西籍政治文化名人均出自这里。”

在这样一个名流辈出的融传统与新知为一体的知名学府里,年少的吴宓奠定了以后融汇东西、贯通古今的学识基础。经过刻苦学习,16岁的吴宓,从宏道学堂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学校,从此开始了他与清华30多年的不解之缘。清华学校是现在清华大学的前身,在当时也称作留美预备学校,主要是为了学生日后能够顺利进入美国的大学继续深造而用庚子赔款设立的,在当时每年只向全国招收100多人。“可以想象,能够进入清华学校的学子肯定是当时的少年才俊。与吴宓同学的就有著名文化学者汤用彤、闻一多等人。在这样一所全国顶尖的学府中浸淫,少年吴宓如鱼得水。”长期专注研究吴宓的青年学者樊哲说。

1917年,23岁的吴宓完成在清华学校的学业后赴美留学,先入弗吉尼亚大学,后转入哈佛大学文学院,师从新人文主义大师白璧德教授。留学哈佛期间,吴宓刻苦钻研新人文主义学说的内涵,广泛涉猎欧美文学,并用分析欧美文学的方法比较研究中国文学如经典名著《红楼梦》等,逐渐树立了自己独特的学识方法,奠定了他日后开创比较文学学科的基础。在哈佛期间,学识广博的吴宓与汤用彤、陈寅恪并称为当时的“哈佛三杰”。

2 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之先河

留美10年,吴宓对19世纪英国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的研究有过不少论著。
        1921年,吴宓回国,受聘在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 )文学院任教授,讲授世界文学史等课程,并且常以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学整理及中国儒家学说这四大传统比较印证,开设中西诗之比较等课,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之先河。
        1922年,吴宓与梅光迪、柳诒徵一起主编创办《学衡》杂志。11年间,共出版79期,于新旧文化取径独异,持论固有深获西欧北美之说,未尝尽去先儒旧义,故分庭抗议,别成一派。这一时期他撰写了《中国的新与旧》《论新文化运动》等论文,采古典主义,抨击新体自由诗,主张维持中国文化遗产的应有价值,尝以中国的白璧德自任。他曾著有《吴宓诗文集》《空轩诗话》等专著。
         1928年,吴宓兼任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主编,他编古典文学,邀请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朱自清编新文学。1929年9月,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成为吴宓的得意门生,师生间常有诗词赠答与唱和。1930年,吴宓赴欧洲旅游,先后游历了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等国家,探访了雪莱、司各特、卢梭等人的遗迹。次年结束欧洲游归国,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他按照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的方案创办清华大学外文系。明确提出培养目标为造就“博雅之士”,在他的努力下,清华大学外文系很快成为国内第一流系科。
          国立东南大学时期,是吴宓学术事业的第一个高峰,他把在哈佛求学时树立的志向全部倾注于所主办的《学衡》杂志之中。《学衡》以“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为宗旨。吴宓认为,只有找出中华民族传统中普遍有效和亘古长存的东西,才能重建我们民族的自尊。他主张中西融合,既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又要保留传统优秀文化。“当时,在《学衡》杂志的大旗下,聚集了梅光迪、胡先骕、柳诒徵等一大批民国时期的重要学术大师。他们的主张因与当时胡适领导的新文化派的主流观点相对立而不被大多数激进派所接受。但是历史证明,吴宓对于文化思考具有极强的前瞻性。时下在全社会掀起的重学经典和国学热就说明了这一点。”樊哲说,“在吴宓的文化观中,他坚信中国传统有不可磨灭的价值,而其中最核心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
         吴宓讲授过英语、英诗、翻译、英散文、西洋小说、外国文学、欧美文学、古典文学、西洋文学批判、西洋文学名著、英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中西诗韵律比较、中国旧诗及旧小说研究、世界史、世界古代史等课程。编写有《世界通史》《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名著选读》《中国文学史大纲》《汉字字形、字音沿革(发展变化)简表》《简明英文文法》《法文文法》《拉丁文文法》等讲义和教材。在主持清华国学研究院期间,聘请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任教,为国内培养了一批一流学者,如钱钟书、季羡林、徐中舒、高亨等。
        “吴宓翻译西洋文学理论及名著多篇,刊于《学衡》杂志和《大公报·文学副刊》上,校译《袖珍牛津英汉双解字典》。1956年,吴宓将珍藏的世界历史文学书籍738册译出书名、附上作者简历和内容提要等,捐赠给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现西南大学图书馆)。”学者苗雨介绍,“除此之外,吴宓还是一位红学研究专家。曾在哈佛大学发表《红楼梦新谈》,用中、英文发表论文《石头记评赞》《红楼梦之文学评价》《红楼梦与世界文学》《红楼梦之人物典型》等。曾在昆明、贵阳、遵义、成都、武昌、汉口等地进行有关《红楼梦》的演讲。”
         近年来,学术界对吴宓及其学术成就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

1992年5月,陕西学界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吴宓研究学术社团——陕西省吴宓研究会,推举季羡林、缪钺、李赋宁为名誉会长,并先后于1992年、1994年、2004年、2018年在西安、咸阳召开了第二至第五届吴宓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了相关论文选集。

1998年,吴宓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大会暨吴宓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举办。北京大学张岱年教授认为:“吴宓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都有深湛的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开创者,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季羡林、严家炎、唐振常、赵瑞蕻、王岷源等知名学者和吴宓胞妹吴须曼女士、陈寅恪之女陈流求女士寄来贺信、贺词,吴宓之女吴学昭寄来《吴宓日记》整理出版经过及缅怀先父的长文。这次大会收到论文、回忆录60余篇,会后由学者王泉根主编了《多维视野中的吴宓》一书。

清华国学研究院是中国现代教育史、学术史上的一个成功典范,虽然只办了短短的4年,但是取得了显著成绩,对20世纪中国的国学研究和教育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对于20世纪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没有清华国学研究院,没有它培养出的超高质量、超高水平的国学专家,以及这些专家的再传弟子,今天整个中国的国学水平,可能不是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个样子。为此,我们应该庆幸,应该感谢吴宓。”学者蔡恒表示。

3 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
          位于泾阳县县城中心的泾干中学,在当地无人不知,吴宓国学馆就坐落在这所具有82年悠久历史的学校里。
         走进泾干中学,无论在校园文化墙上,还是在校史展览馆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吴宓、李仪祉……那些从泾阳走出去的一位位大家的名字。吴宓严谨的教学精神,是泾干中学的一贯秉承。学校将吴宓的一生治学做了梳理,并希望以此激励泾阳学子,严谨治学,学贯中西。而这也正是泾干中学被誉为“泾阳第一学府”的人文底蕴。

“在泾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吴宓国学馆在泾干中学建成,并且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在给研究者提供学术支持的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吴宓。吴宓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我们想通过常态化展览,丰富校园文化,提升素质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泾干中学的校训是‘精勤惕厉,艰苦卓绝’,这和吴宓等泾阳历史名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泾干中学校长辛泾生说。
          当得知泾干中学要建立吴宓国学馆的消息后,吴宓弟子、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江家骏,将自己保存的吴宓留美期间的读书笔记手稿影印件,赠送给了泾干中学。
          走进吴宓国学馆,依次可以看到:吴宓的生平简介、吴宓人生中的三个28年、吴宓与清华国学院、吴宓的爱情故事以及吴宓的朋友们等,偌大的展览馆中,处处透露出泾阳对于吴宓的崇敬之情。 “1925年,吴宓受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之邀回到母校任教,并筹建清华国学研究院,受聘任研究院主任。在他的主持下,制定了《研究院章程》,聘请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4位国内一流的学者,到清华国学院任教,这也就是世人公认的清华四大导师。我们陈列在这里的这幅由美术家陈丹青创作的油画《国学研究院》照片,是对这段历史的纪录。”吴宓国学馆工作人员介绍。
          季羡林这样描述老师吴宓: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文,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有矛盾的人。
         吴宓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这些学生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季羡林、钱钟书、曹禺、吕叔湘、李赋宁……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正是由于拥有这些大师,才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开创出一股研究国学的新风气。清华国学院由此开始,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传统,培养了大批学术大家。
 

采访结束,在回程的路上,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场景——

早上七点半,吴宓教授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很快,讲义抄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写着参考书、著者、出版社、出版年代等。
           回到老家的吴宓,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讲课。


……

记者手记

博雅之师 李向红
         吴宓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因首倡比较文学研究且富有成果而被奉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人;因执教过多所著名大学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而被公认为教育家;因对古典名著《红楼梦》独特的感悟、理解和诠释而领有“红学家”的一席之地;因创作了不少尚侠任气又温婉情浓的诗词华章而拥有诗人的桂冠。
         吴宓与汤用彤、陈寅恪并称“哈佛三杰”。他毕生从教,提出了培养“博雅之士”的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吴宓严谨的治学之道,生动的授课方式,培养和影响了一批杰出人才,在近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他曾经培养出大批学有所成的知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以及外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人才,钱钟书、曹禺、李健吾、赵瑞蕻、张骏祥、季羡林、李赋宁、田德望、张君川、王岷源、刘盼遂、高亨、赵萝蕤、谢国桢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或得到过他的教诲。”陕西省泾阳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孙春祥娓娓道来。
         吴宓提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乃一国立国之根基,万民养性之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家园和民族脊梁。”没有灵魂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没有血脉的民族不可能生存壮大。只有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优秀的人文精神、价值观与核心理念,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咸阳师范学院副院长舒世昌表示,吴宓作为中国20世纪比较文学的奠基人,把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带进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他在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期间,培养了一大批同样堪称学贯中西的大师级学者,他主持创办的《学衡》杂志,形成了现代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学派“学衡派”。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媛认为,吴宓文化建构的基本理论实在濡染以关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海外新人文主义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这两种理论渊源的内在结合点展开研讨,无疑将有助于深化对吴宓文化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20世纪早期,吴宓等人在西方外来文化潮流中坚持本源、反对激进思想,这种对根文化的坚守正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泉根表示,“吴宓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又经受了东、西两种文明的洗礼。他以研究和教授西方文化与文学为主要职业,但又志存保存、发扬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是最好的,而且可以补充西洋文化之缺点。探索吴宓的精神世界,对于我们当下坚定文化自信,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见《陕西日报》2020年05月20日第11版

本活动《“数”说教育家吴宓——吴宓教育数字馆系列宣教活动》获2023年度陕西省社科普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3KP033)资助。